卷绶
拼音juàn shòu
注音ㄐㄨㄢˋ ㄕㄡˋ
繁体
基本解释
卷束绶带。谓官吏辞职。《艺文类聚》卷五九引 南朝 梁简文帝 《答湘东王庆州牧书》:“必欲卷綬避贤,辞病收迹。”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品行高尚,言行举止端正。
详细解释
- 卷绶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卷指卷曲,绶指绶带。卷绶比喻人的品行高尚,言行举止端正,像绶带一样整齐而有序。
使用场景
- 卷绶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为人正直,言行举止端庄。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优秀品质,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体或组织的整体素质。
故事起源
- 卷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记·孔子世家》中的故事。相传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夫子圣人也,何以卷绶而坐?”孔子回答说:“孔子之身,有所不敢专也。有所不敢专,故卷绶而坐。”这个故事表达了孔子谦虚的态度和高尚的品德。
成语结构
- 卷绶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卷和宾语绶组成。
例句
- 1. 他的言行举止都非常卷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这个团队的成员都很卷绶,工作起来非常有条不紊。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卷绶的发音“juǎn shòu”与“捐手”进行联想,捐手意味着放弃、舍弃,而卷绶则表示人的品行高尚,可以通过这个联想来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卷土重来、束缚、拘束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很卷绶的同学,总是乐于助人。2. 初中生:老师常常夸奖他的卷绶品质,是我们的榜样。3. 高中生:他的卷绶行为赢得了众多同学的尊敬和喜爱。4. 大学生:作为学生会的一员,他展现出了卷绶的领导能力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