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蹶
拼音wěi juě
注音ㄨㄟˇ ㄐㄩㄝˇ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痿蹷 ”。1.指手足萎弱无力,动作行走不便的病症。亦特指下肢麻痹。 晋 王叔和 《脉经·诊百病死生诀》:“诊人被风不仁痿蹷,其脉虚者生,坚急疾者死。”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紫菀》:“去蛊毒痿蹶,安五臟。”
(2).泛指废弛停滞不前。 宋 苏轼 《教战守策》:“其刚心勇气,消耗钝眊,痿蹶而不復振。”
基本含义
- 痿蹶指身体或事物衰弱、失去力量或势头,不能再继续下去。
详细解释
- 痿蹶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痿指身体无力,蹶指站立不稳。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身体或事物失去了原有的力量或势头,无法继续前进。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在某个领域或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困境或停滞不前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在面对挫折或困难时,失去信心或动力,无法继续努力。
故事起源
- 痿蹶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王莽传》中。故事讲述了王莽篡位后,他的政权逐渐衰败,人心离散,最终导致了王莽的失败。王莽篡位时,曾以“痿蹶”来形容自己的政权,意味着他的政权已经失去了力量和势头。
成语结构
- 痿蹶是一个形容词+动词的结构,形容词“痿”表示身体无力,动词“蹶”表示站立不稳。
例句
- 1. 这个项目由于资金不足,已经痿蹶不前了。2. 他原本是公司的明星销售员,但最近由于个人问题,整个人痿蹶了下来。3. 这场比赛中,他们的表现一度强势,但最后因为伤病问题,整个团队痿蹶了下来。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痿蹶”这个成语与“病痛倒下”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示身体或事物在困境中失去了力量或势头。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痿蹶”相关的成语,如“病入膏肓”、“力不从心”等,加深对身体或事物衰弱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因为生病,整个人痿蹶了下来,不能去上学了。2. 初中生:他原本是学校的篮球队队长,但因为伤病,整个队伍痿蹶了下来。3. 高中生:考试前的最后一个月,他的学习状态痿蹶不前,无法集中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