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词典中的解释
xùnléiyǎněrzhīshì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拼音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zhī shì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拼音〗

    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zhī shì

    〖解释〗

    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出处〗

    《六韬·龙韬·军势》:“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

    〖示例〗

    因此我给他个~的突然袭击,一口把他吃掉,是完全有可能的。 ★曲波《林海雪原》二九

基本含义

  • 形容行动迅猛如雷电,速度之快令人措手不及。

详细解释

  •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是一个由四个词语组成的成语。其中,“迅雷”指的是闪电般快速的雷鸣声,“不及”表示来不及,掩耳指的是迅雷声音如此之大,需要用手掩住耳朵。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行动迅猛如雷电,速度之快令人措手不及。

使用场景

  •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常用于形容某种行动或变化的速度之快,令人无法及时做出反应的情况。例如,在战争中,某一方采取了迅猛的攻势,使敌方完全无法抵挡,就可以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形容。

故事起源

  •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最早出自《庄子·外物》篇:“迅雷风烈,掩耳盗铃。”这句话原本是用来形容庄子对于外物的淡漠态度,意思是庄子对于外界的声音和事物都不感兴趣,就像听到雷声或者盗贼的铃声时,掩住耳朵一样。后来,这句话被引申为形容某种行动的迅速和突然。

成语结构

  •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形容词“迅雷”、“不及”和动词短语“掩耳之势”组成。

例句

  • 1. 他的反应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得对手毫无还手之力。2. 那支队伍的进攻如同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让对方防线瞬间崩溃。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想象成一道闪电,在我们掩耳之前已经迅速通过,无法及时做出反应。可以通过这样的形象来记忆并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迅猛如雷、快如闪电等,来扩展对于速度快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跑得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妈妈都来不及追。2. 小学生:故事中的英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救出了被困的人们。3. 初中生:这个队伍的攻势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手完全没有还手之力。4. 高中生:考试的时候,他的答题速度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让其他同学都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