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顿首在词典中的解释
dùnshǒu

顿首

拼音dùn shǒu

注音ㄉㄨㄣˋ ㄕㄡˇ

繁体

基本解释

  • ◎ 顿首 dùnshǒu
    [kowtow] 磕头;叩头下拜(常用于书信、名帖中的敬辞)
    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周礼·大祝》
    丘迟顿首。—— 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

近义词

  • 稽首、泥首

英文翻译

  • 1.(磕头) make a ceremonious nod(多用于旧时书信)

详细解释

  • (1).磕头。旧时礼节之一。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汉书·东方朔传》:“居有顷,闻上过,朱儒皆号泣顿首。”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二折:“我这里展脚舒腰忙顿首,引的我口角顽涎溜。”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一景:“﹝ 卓文君 ﹞:嗳哟,你这没志气的磕头虫!说时顺口,说后顿首;我如果打了你,也要污了我的贵手。”参见“ 九拜 ”。
    (2).书简表奏用语。表示致敬。常用于结尾。 汉 蔡邕 《被收时表》:“议郎粪土臣 邕 顿首再拜书皇帝陛下。” 唐 韩愈 《答胡生书》:“ 愈 顿首, 胡生 秀才足下。”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明帖》:“ 明 洪武 三年,礼部定仪:敌己,止奉书奉復;而文人往往称顿首,称再拜,盖由临古帖而勦袭之。”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仆 树人 顿首。十二月九日。”
    (3).谓整理头发。《韩非子·初见秦》:“其顿首戴羽为将军,断死於前,不至千人,皆以言死。” 陈奇猷 集释:“顿,谓整理也。《文选》 陆士衡 《演连珠》:‘顿网探渊。’注:‘顿,犹整也。’整首戴羽者,盖古人长髪,欲戴羽,必先整理其首。”

基本含义

  • 顿首是指向前辈或者上级表示敬意和礼貌,行礼的动作。

详细解释

  • 顿首是一种古代的行礼方式,表示对前辈或上级的尊敬和敬意。行礼时,身体向前低头,然后迅速抬头,以示敬意。

使用场景

  • 顿首多用于正式场合,如向长辈、领导或者师长行礼时使用。也可以用于书信或者演讲等场合,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敬意。

故事起源

  • 顿首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行礼习俗。古人认为,行礼是一种尊重他人的方式,也是一种社交礼仪。顿首的动作,源于古代人们向前辈或上级行礼时的动作,以表达对对方的敬意和尊重。

成语结构

  • 顿首是一个动词短语,由“顿”和“首”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在见到长辈的时候,我们要懂得顿首行礼。2. 学生们在校长面前顿首表示敬意。3. 他顿首向领导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顿首这个成语:1. 将顿首的动作形象化,想象自己向前低头,然后迅速抬头,表示敬意。2. 将顿首与行礼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自己在正式场合中向长辈或上级行礼。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行礼和礼仪相关的成语,如“拜倒鼎足”、“叩首如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老师面前,我顿首行礼,表示对老师的尊敬。2. 初中生:学生们在校长面前顿首,向校长报告了活动的进展情况。3. 高中生:在校园领导面前,我们应该懂得顿首,以示对领导的敬意和尊重。4. 大学生:在与导师交流时,我们要懂得顿首,表示对导师的尊重和感谢。

拆字解意

顿首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