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还踵在词典中的解释
háizhǒng

还踵

拼音hái zhǒng

注音ㄏㄞˊ ㄓㄨㄙ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旋踵;转身。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善者》:“故民见进而不见退,蹈白刃而不还踵。”《汉书·晁错传》:“如此而劝以厚赏,威以重罚,则前死不还踵矣。” 颜师古 注:“还读曰旋。还踵,回旋其足也。”《汉书·王莽传上》:“人不还踵,日不移晷,霍然四除,更为寧朝。”《新唐书·李绛传》:“夫兵不内御,要须应变……请分隶本道,则号令齐一,前战不还踵矣。”

基本含义

  • 指行动或言辞与所说的相反,自相矛盾。

详细解释

  • 成语“还踵”由两个词组成,其中,“还”表示“回来”、“归还”,“踵”表示“脚后跟”。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一个人的行动或言辞与其所说的相反,自相矛盾。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或讽刺某人的言行不一致,或者用来形容某人说话不算数,做事不靠谱的情况。

故事起源

  • 成语“还踵”源于《史记·韩长孺列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韩长孺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在做官的时候,常常用言辞欺骗人。有一次,他对人说:“我要去东方,你们可以去找我。”但是,他却在当天的晚上回到了家。当人们找到他时,他解释说:“我是回来的,我脚后跟还在原地呢。”从此,人们就用“还踵”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不一致。

成语结构

  • 还踵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还”和名词“踵”组成。

例句

  • 1. 他说要帮助我,可是从来没有兑现过,真是还踵。2. 他口口声声说自己很善良,可是他的行动却完全相反,真是还踵。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还踵”与一个人的脚后跟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的脚后跟在原地,表示他的行动与言辞一致,不会还踵。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还踵”相关的成语,如“言行不一”、“信口雌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说要给我买礼物,结果却没有买,真是还踵。初中生:他嘴上说着要保护环境,但是他每天开着大排量的车,真是还踵。高中生:政客们常常在选举时承诺改变,但是当选后却很少兑现,真是还踵。大学生:他在演讲中说要改革教育体制,但是却没有采取实际行动,真是还踵。

拆字解意

还踵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