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让路
拼音xíng zhě ràng lù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xíng zhě ràng lù ㄒㄧㄥˊ ㄓㄜˇ ㄖㄤˋ ㄌㄨˋ
行者让路(行者讓路)
行走的人相互让路。谓大家都谦逊有礼。《孔子家语·好生》:“ 虞 芮 二国,争田而讼,连年不决。乃相谓曰:‘ 西伯 ,仁人也,盍往质之?’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 元 石德玉 《马陵道》楔子:“哥哥,你是兄,我是弟,可不道行者让路,哥哥先行。”
基本含义
- 指行走的人让开道路,以示尊重和礼貌。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官员出巡时,路上行人都要主动让路给官员通行。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表示人们应该尊重他人,让位给他人的行为。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主动让路给他人,或者一个人在做事时主动退让给他人。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一位官员出巡,行走在路上。这时,一位行人看到官员,立刻主动让开道路。官员深感这个人的礼貌和尊重,于是赞赏道:“行者让路,真是有礼有节。”这个故事传开后,人们开始用“行者让路”来形容主动让位给他人的行为。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
例句
- 1. 在拥挤的地铁上,一个年轻人看到一位老人,主动让开道路,向他让座。这个年轻人真是行者让路的好榜样。2. 在公司开会的时候,大家都主动退后,让位给公司的领导。这些员工都是行者让路的典范。
记忆技巧
- 可以想象一个行人在路上行走,突然看到一位官员过来,立刻主动让开道路的场景。将这个场景与“行者让路”的含义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礼貌和尊重相关的成语,如“有礼貌”、“尊重他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到老师走过来,就主动让开道路,向老师鞠躬致敬。这样我就是行者让路了。2. 初中生:在学校的走廊上,我看到校长走过来,我主动退后,让位给校长。这样我就是行者让路了。3. 高中生:在公交车上,我看到一位老人站着,我主动让座给他。这样我就是行者让路了。4. 大学生:在图书馆里,我看到一个同学在找书,我主动退后,让位给他。这样我就是行者让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