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编钟在词典中的解释
biānzhōng

编钟

拼音biān zhōng

注音ㄅㄧㄢ ㄓㄨㄙ

繁体

基本解释

  • ◎ 编钟 biānzhōng
    [serial bells] 中国古代祭祀、宴享用的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乐钟

英文翻译

  • 1.chime (古击乐器)

详细解释

  • 见“ 编鐘 ”。
    亦作“ 编钟 ”。古代打击乐器。铜制,顶端铸有半环,钟数有多至十六枚者,各应律吕和依大小顺序排列,悬于一木架上,故称“编鐘”。《周礼·春官·磬师》:“掌教击磬,击编钟。” 郑玄 注:“ 杜子春 读编为编书之编。” 贾公彦 疏:“‘ 杜子春 读编为编书之编’者,按《史记》 孔子 读《易》‘韦编三絶’,是古者未有纸,皆以韦编竹简,此钟磬亦编之,十六枚在一簴,故读从之也。”《隋书·音乐志下》:“二曰编钟,小钟也,各应律吕,大小以次,编而悬之,上下皆八,合十六钟,悬於一簨簴。”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诣郊坛行礼》:“坛前设宫架乐,前列编钟玉磬……编钟形稍褊,上下两层掛之,架两角缀以流苏。”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唐人更点击钟》:“太史门有典鐘二百八十人,常击编鐘。”

基本含义

  • 指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议或共同做某事。

详细解释

  • 编钟是古代钟表的一种,由多个钟铃组成,每个钟铃都有不同的音调。编钟的制作需要精心编排和调整,以确保钟铃之间的音调和谐。这个成语比喻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议或共同做某事,需要协调和配合。

使用场景

  • 编钟常用来形容团队合作、协作和协调的场景,尤其适用于描述集体工作、团队项目或集体决策等情况。

故事起源

  • 编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商朝时期。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以商业繁荣和祭祀活动著称。商朝的宫廷中常常使用编钟进行祭祀,以示尊重和庆祝。因此,编钟成为了象征团结合作和协调的象征。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主语是人们,谓语是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议或共同做某事。

例句

  • 1. 他们像编钟一样,紧密合作,最终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2. 这个团队的成员之间协调默契,就像一个编钟一样。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编钟的结构和含义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团队的成员聚集在一起,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就像编钟中的钟铃一样,彼此协调和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延伸学习

  • 了解编钟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象征意义。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团队合作和协调相关的成语,如"和谐共处"、"众志成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一起组织了一次运动会,大家像编钟一样协调配合,取得了好成绩。2. 初中生:我们的篮球队训练时,每个人都要学会像编钟一样,互相配合,才能打出默契的配合。3. 高中生:学校组织了一次模拟联合国会议,我们代表不同的国家,需要像编钟一样合作,共同解决全球问题。

拆字解意

编钟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