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杨墨在词典中的解释
yáng

杨墨

拼音yáng mò

注音ㄧㄤˊ ㄇㄛ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 战国 时 杨朱 与 墨翟 的并称。《庄子·胠箧》:“削 曾 史 之行,钳 杨 墨 之口。” 成玄英 疏:“ 杨朱 、 墨翟 秉性宏辩。”《孟子·滕文公下》:“ 杨 墨 之道不息, 孔子 之道不著。” 唐 韩愈 《上宰相书》:“ 杨 、 墨 、 释 、 老 之学,无所入于其心,其所著皆约六经之旨而成文。”
    (2).指 杨 墨 的学说。 杨朱 主张为我, 墨翟 主张兼爱,是 战国 时期与儒家对立的两个重要学派。《孟子·滕文公下》:“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 杨 墨 ,放淫辞,邪説者不得作。” 汉 扬雄 《法言·吾子》:“古者 杨 墨 塞路, 孟子 辞而闢之,廓如也。” 宋 陈亮 《与应仲实书》:“近世 张给事 学佛有见……其为人心之害,何止於 战国 之 杨 墨 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 昌黎 以道自任,因 孟子 距 杨 墨 ,故终身亦闢佛 老 。”
    (3).借指儒家以外的各学派。 唐 李白 《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诗:“炎炎四真人,摛辩若涛波。交流无时寂, 杨 墨 日成科。” 王琦 注:“《通典》: 开元 二十九年,始於京师置 崇玄馆 ,诸州置道学生徒有差,谓之道举……习《老》、《庄》、《文》、《列》,谓之四子。荫第与国子监同。”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心思、思想或行为变得狡猾、狡诈。

详细解释

  • 杨墨是一个包含了狡猾、狡诈等贬义词的成语,形容一个人的心思、思想或行为变得狡猾、狡诈。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不诚实、不可信赖,经常使用一些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使用场景

  • 杨墨常用于描述那些心机深重、善于算计、不择手段的人。可以用来指责那些利用别人、欺骗别人以谋取私利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杨墨这个成语来警示他人不要被这样的人所欺骗,也可以用来自嘲或调侃自己的狡诈行为。

故事起源

  • 关于杨墨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根据一些文献记载,杨墨的起源可能与战国时期的杨朱有关。杨朱是一个思想家,他提出了独特的哲学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社会的不公和道德败坏是导致人性变坏的原因。然而,他的学说被当时的政府认为是狡诈和危险的,因此他被迫流亡。杨朱的思想被称为“杨墨学派”,后来杨墨这个词就成为了形容狡诈和狡诈行为的代名词。

成语结构

  • 杨墨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行为越来越杨墨,我觉得他已经不可信任了。2. 这个人太杨墨了,你要小心他的算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杨墨”这个成语与狡猾、狡诈等负面词语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的行为变得像杨墨一样狡猾,从而形成对这个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有关中国成语的信息,可以参考成语词典或相关的学习资料。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小说或文章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做事情总是很杨墨,经常欺负我们。2. 初中生:别相信他,他太杨墨了,总是骗人。3. 高中生:他的计划太杨墨了,我们一定要小心应对。4. 大学生:这个人的心思真的很杨墨,我们要小心和他打交道。

拆字解意

杨墨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