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滞
拼音jī zhì
注音ㄐㄧ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拖延;延误。 汉 蔡邕 《幽冀二州刺史久缺疏》:“选既稽滞,又未必审得其人。”《宋书·夷蛮传·倭国》:“每致稽滞,以失良风。”《明史·宦官传二·张彝宪》:“管盔甲主事 孙肇兴 恐稽滞军事,因劾其悮国。”
基本含义
- 指事物停滞不前,发展缓慢,没有进展。
详细解释
- 稽滞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稽意为停滞,滞意为缓慢。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事物发展缓慢、没有进展的状态。它常用来形容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进展缓慢,或者指某个项目、计划等因为各种原因而停滞不前。
使用场景
- 稽滞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景,如工作、学习、生活等。比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工作状态,表达他的工作进展缓慢,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项目或计划的进展,表达它因为各种原因而停滞不前。
故事起源
- 稽滞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四年》中,原文是:“故曰稽滞,失时也。”意为事物发展缓慢是因为错失了时机。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并成为了汉语中常见的成语之一。
成语结构
- 稽滞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稽”和“滞”。
例句
- 1. 他的学习进展稽滞,需要更加努力。2. 这个项目由于各种原因稽滞不前,需要及时解决问题。3. 他的事业发展一直稽滞不前,需要找到突破口。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稽滞”与“缓慢停滞”联系起来,形象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车辆在堵车时缓慢地行驶,无法前进的场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要进一步学习成语和提高汉语水平,可以阅读相关的成语故事和成语词典,了解更多的成语用法和故事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今天的学习进展稽滞,需要更加努力才行。2. 初中生:这个项目因为各种原因稽滞不前,我们需要想办法解决问题。3. 高中生:他的事业发展一直稽滞不前,需要找到突破口,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