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瓢
拼音shān piáo
注音ㄕㄢ ㄆㄧ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山野中人所用的瓢。泛指粗陋的盛器或饮器。 唐 韦应物 《寄释子良史酒》诗:“秋山僧冷病,聊寄三五杯。应泻山瓢里,还寄此瓢来。” 宋 陆游 《秋雨》诗:“书册频开闔,山瓢任浊清。” 明 高启 《秋日端居》诗:“巷辙人已断,山瓢仍屡虚。”
基本含义
- 形容雨水非常大,如同倾盆而下。
详细解释
- 山瓢,古代人用来盛水的瓢,形状大而深。成语“山瓢”比喻雨水如同山瓢一样,倾盆而下,形容雨势非常大。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雨水非常大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大量液体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关于“山瓢”的具体起源尚不明确。
成语结构
- 名词+名词
例句
- 1. 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山瓢般的大雨。2. 夏天的时候,这里常常会有山瓢般的暴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山瓢般的大雨,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天气相关的成语,如“如雷贯耳”、“风和日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今天下了一场山瓢般的大雨,我们都淋湿了。中学生:这个夏天真热,希望能下一场山瓢般的大雨降温。大学生:考试前一晚突然下了一场山瓢般的大雨,我一夜未眠,担心考试被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