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卤
拼音xíng lǔ
注音ㄒㄧㄥˊ ㄌ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拒敌的大盾。天子出行时的一种仪仗。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卤簿字义》:“ 后汉 胡广 作天子行卤。大楯也,所以扞敌。”
基本含义
- 指行走、行动时小心谨慎,不敢大意。
详细解释
- 行卤是由“行”和“卤”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行”表示行走、行动,“卤”指盐水。成语的意思是行走时小心谨慎,像走在卤水上一样,不敢大意。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在行动时非常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马虎或大意的态度。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猎人。猎人在追捕猎物时,为了不被猎物察觉,需要小心谨慎地行动,以免惊跑了猎物。由于古代猎人常常使用盐水来捕捉小动物,因此形成了“行卤”的比喻。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
例句
- 1. 他在处理问题时总是行卤,一丝不苟。2. 做事要行卤,不能马虎大意。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行卤”与行走在盐水上的情景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示小心谨慎的态度。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意思的成语,如“行胜于言”、“行若无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做实验时总是行卤,以免出现意外。2. 初中生:考试时我会行卤,认真检查每一道题目。3. 高中生:面对重要的决策,我会行卤,考虑各种可能的后果。4. 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要行卤,不能马虎大意。5. 成人:在处理工作上的事情时要行卤,不敢有丝毫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