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舌头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étou

舌头

拼音shé tou

注音ㄕㄜˊ ˙ㄊㄡ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1) (名)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在口腔底部;根部固定在口腔底上。
    (2) (名)为侦讯敌情而活捉来的敌人。捉来一个舌头。(作宾语)
    [构成]
    附加式

英文翻译

  • 1.(舌)tongue

详细解释

  • ◎ 舌头 shétou
    (1) [tongue]∶人和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根生在口腔底上
    (2) [an enemy soldier captured for the purpose of extracting information]∶为了侦察敌情而活捉来的敌人
    抓到一个舌头
    (1).口中辨味、助嚼、助发音的器官。《水浒传》第五三回:“ 李逵 道:今后但吃荤,舌头上生碗来大疔疮!”《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和尚慌到牛跟前跪下,牛伸出舌头来舐他的头。”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 祥子 没有个便利的嘴,想要说的话很多,可是一句也不到舌头上来。”
    (2).称为侦讯敌情中捕获的敌哨。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火线春节夜》:“我是师部的侦察员,上级叫我去‘捉舌头’。”

基本含义

  • 指能言善辩、口才好的人。

详细解释

  • 成语“舌头”形容一个人口才流利、善辩的能力。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个人在辩论、演讲或交流中的口才能力。

使用场景

  • 适用于形容某人的口才好、能言善辩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演讲家、辩论家、律师等具有较强口才能力的人。

故事起源

  • 成语“舌头”的起源来自于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公孙龙的人,他是一个非常善辩的人,口才极为出众,因此被人们称为“舌头公孙龙”。他以辩论和口才著称,为人们解决了许多问题,因此,人们便把他的名字和口才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成语“舌头”。

成语结构

  • 形容词 + 名词

例句

  • 1. 他的舌头真厉害,辩论能力非常强。2. 她是一个舌头灵活的演讲家,总能用恰当的言辞感动观众。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舌头”这个词语,想象一个人的舌头非常灵活,能够说出各种流利的语言,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和口才、辩论相关的成语,如“口若悬河”、“辩驳”等,以扩展对口才能力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舌头很厉害,经常能够说服别人做正确的事情。2. 初中生:她的舌头灵活,善于辩论,经常在班级的辩论赛中获得好成绩。3. 高中生:他的舌头能够说服人,总能够用恰当的言辞来表达自己的观点。4. 大学生及以上:作为一名大学生,我需要提升我的舌头,提高我的口才能力,以便在未来的职场中更好地表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