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才则在词典中的解释
cái

才则

拼音cái zé

注音ㄘㄞˊ ㄗ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刚才。《前汉书平话续集》卷中:“ 戚夫人 曰:‘才则太后至此,言妾等我王万岁之后,要将俺子母每徒(屠)之。’”
    方才。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三折:“[小衙内白]纔则喝了几碗投脑酒,压一压胆,慢慢的等他。”

基本含义

  • 指才能和道德品质都具备,既有才华又有品德。

详细解释

  • 才则是由“才”和“则”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才”指的是才能、才华,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有出众的能力和才华。“则”指的是准则、规范,指一个人在品德和道德上具备高尚的标准。才则表示一个人既有才华,又有高尚的品德。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赞美具备才华和品德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全面发展,不仅在学术上有成就,而且在道德上也很高尚。

故事起源

  • 才则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了“才则”。他认为,一个人如果只有才能而没有道德品质,就像是一把利剑,可能会伤害他人;而一个人如果只有道德品质而没有才能,就像是一把钝剑,无法发挥作用。只有才能和道德品质兼备,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才。从此,人们开始使用“才则”这个成语来形容这种全面发展的人。

成语结构

  • 才则是一个定语短语,由名词“才”和连词“则”组成。

例句

  • 1. 他不仅是一个出色的科学家,还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真是才则兼备。2. 这位年轻的企业家既有出色的商业头脑,又有高尚的品德,他是个才则之才。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才则”拆分成两个部分,分别记忆“才”和“则”的含义。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才”与才能、才华联系起来,将“则”与准则、规范联系起来。同时,可以结合例句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才则相关的成语,如“德才兼备”、“才高八斗”等,了解更多关于才能和品德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是我们班的班长,他不仅成绩优秀,还特别乐于助人,真是个才则之才。2. 初中生:我妹妹既会弹钢琴,又会画画,真是个才则兼备的小艺术家。3. 高中生:这位同学不仅是学校的数学奥赛冠军,还是我们学生会的主席,他是一个才则之才。4. 大学生:他不仅在学术上有杰出的成就,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他是一个才则兼备的青年人才。

拆字解意

才则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