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罗钵底
拼音duò luó bō dǐ
注音ㄉㄨㄛˋ ㄌㄨㄛˊ ㄅㄛ ㄉ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南海古国名。即 堕和罗国 。 暹罗 古都 大城 梵名音译。《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真腊》:“水 真腊国 ……西至 堕罗鉢底 国,南至小海,北即陆 真腊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品行恶劣,品德败坏。
详细解释
- 堕罗钵底源自佛教中的一种刑罚,被罪人穿上铁罗钵,从高处抛下,摔得粉身碎骨。后来,这个成语引申为比喻人品恶劣,道德败坏。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行极差,道德败坏,行为恶劣,是一个贬义词语。通常用于贬低他人的品德或行为。
故事起源
- 据说,堕罗钵底这个成语的起源与南朝宋时期的一位武将有关。这位武将名叫杨素,他是刘宋时期的宰相,但他贪婪腐败,欺压百姓,行为恶劣。最后,他被人们所唾弃,传说中他死后堕入地狱受到了惩罚,成为了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堕罗钵底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这个人堕罗钵底,连最基本的道德底线都没有。2. 这位政府官员贪污受贿,堕罗钵底,最后被绳之以法。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堕罗钵底与坏人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想象一个被罪人穿上铁罗钵,从高处摔下的场景,以此来联想到品行恶劣,品德败坏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刑罚和佛教文化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为很坏,堕罗钵底。2. 初中生:这个学生欺负同学,品行堕罗钵底。3. 高中生:这个公司老板贪污受贿,道德堕罗钵底。4. 大学生:这个政府官员涉嫌犯罪,道德堕罗钵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