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听候在词典中的解释
tīnghòu

听候

拼音tīng hòu

注音ㄊㄧㄥ ㄏㄡ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动)等候(上级的决定)。
    [构成]
    并列式:听+候
    [例句]
    一切听候上级命令。(作谓语)

英文翻译

  • 1.wait for; pending

详细解释

  • ◎ 听候 tīnghòu
    [wait for a decision] 遵命等候
    听候决定
    注意等候。多用于官府或上级的决定。 宋 苏轼 《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其於理合放而於条未有明文者,即且令本州权住催理,听候指挥。”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二折:“他是原告,不必问他,着他随衙听候。” 明 唐顺之 《请游兵疏》:“近该兵部题覆 山西 巡抚之奏,特留此一枝兵,听候海上消息。”《红楼梦》第一○五回:“且请众位府上亲友各散,独留本宅的人听候。” 孙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二二章:“把一个团的全部人枪,‘拉’到 大清河 边的 茫茫口 ,听候上级的命令。”

基本含义

  • 听从、服从

详细解释

  • 听候是指顺从、服从别人的指示或命令,不敢违抗或抗拒。表示对上级、长辈、领导的恭敬和顺从态度。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对上级、长辈、领导的服从和顺从,也可以用来形容对他人的指示和要求的顺从。

故事起源

  • 听候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原文是“郑子听候”。故事描述了襄公命令郑国的宰相子产去见齐国的国君,子产虽然不愿意去,但还是服从了襄公的命令,听候前往齐国。这个故事成为了“听候”的来源,用来形容顺从他人的命令。

成语结构

  • 动词+动词

例句

  • 1. 他对长辈总是恭敬有礼,时刻保持听候的态度。2. 在军队中,士兵必须听候上级的指挥,严格执行命令。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听候”分解为“听”和“候”,“听”表示听从、倾听,而“候”表示等待、服从。可以通过将“听候”与服从、顺从的意思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服从、顺从相关的成语,如“言听计从”、“唯命是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什么,我们都要听候。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听候家长和老师的教导。3. 高中生:在学校里,我们要听候校规校纪,遵守学校的管理规定。4. 大学生:作为团队的一员,我们应该听候团队领导的指挥,共同完成任务。

拆字解意

听候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