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木屐在词典中的解释

木屐

拼音mù jī

注音ㄇㄨˋ ㄐ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 木屐 mùjī
    [geta] 亦称“呱哒板儿”。木底鞋

英文翻译

  • 1.geta

详细解释

  • 木底鞋。或有齿,或无齿。《后汉书·五行志一》:“ 延熹 中,京都长者,皆著木屐。”《晋书·宣帝纪》:“ 关中 多蒺藜,帝使军士二千人,著软材平底木屐前行。” 前蜀 贯休 《思匡山贾匡》诗:“石膏黏木屐,崖粟落冰池。” 元 宋无 《咏石得天字》:“磴危欺木屐,磯滑怯苔氊。”《红楼梦》第四五回:“ 黛玉 道:‘跌了灯值钱呢,是跌了人值钱?你又穿不惯木屐子。’”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八:“甲板上独坐,无头绪的想起昨天车站上的繁杂的木屐声。”

基本含义

  • 指相貌丑陋、粗俗无知的人。

详细解释

  • 木屐是一种用木头制成的鞋子,因其外观简陋、粗糙,没有美观的外表和舒适的穿着感,所以成为了形容相貌丑陋、粗俗无知的人的比喻。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貌丑陋、粗俗无知,具有贬义。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的相貌、言行举止等方面。

故事起源

  • 木屐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古时候,木屐是一种普遍的鞋子,由于制作工艺简单,所以很多穷人都穿着木屐。由于木屐外观简陋,所以被用来形容相貌丑陋的人。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结构。

例句

  • 1. 他长得真是个木屐,一点都不好看。2. 这个人的穿着举止真是像个木屐,一点都不懂得修饰自己。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木屐”这个成语与一个相貌丑陋、粗俗无知的人的形象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丑陋”、“粗俗”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长得像个木屐,一点都不好看。2. 初中生:那个同学的穿着举止真是像个木屐,一点都不懂得修饰自己。3. 高中生:虽然他长相一般,但他的内在品质却远远超过了一个木屐的水平。4. 大学生:不要只看一个人的外表,不要以貌取人,不要把别人当成木屐看待。5. 成年人:我们不能只看一个人的相貌,要看他的内在素质和能力,不要轻易用“木屐”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