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逻司在词典中的解释
luó

逻司

拼音luó sī

注音ㄌㄨㄛˊ ㄙ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主管巡行侦查事务的官府。《宋书·明帝纪》:“自今凡窃执官仗,拒战逻司,或攻剽亭寺,及害吏民者,凡此诸条,悉依旧制。”《新唐书·武元衡传》:“逻司传譟,盗杀宰相,连十餘里,达朝堂,百官恟惧,未知主名。”

基本含义

  • 指责、斥责

详细解释

  • 逻司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由“逻”和“司”两个字组成。逻指“探听情报、监察”,司指“掌管、管理”。逻司合在一起,表示指责、斥责他人的行为或言论。

使用场景

  • 逻司常用于形容谴责他人的不当行为或言论,表达对不道德、不正当行为的强烈不满。可以用于各种社交场合、工作场所或家庭环境中。

故事起源

  • 逻司最早出自《尚书·大禹谟》:“禹曰:‘逻司何如?’”。尚书是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之一,记载了古代帝王的言行。这句话表达了大禹对逻司工作的期望,也暗含了对不称职的逻司进行指责。

成语结构

  • 逻司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单独的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骄傲态度让老师逻司了他一顿。2. 领导对他的工作态度很不满意,直接逻司他的不负责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逻司这个成语。可以将“逻”字联想为“探听情报、监察”,将“司”字联想为“掌管、管理”,这样就能够理解逻司的基本含义为指责、斥责。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逻司在古代文献中的使用情况,以及与逻司相关的其他成语或词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逻司了小明因为他没有完成作业。2. 初中生:同学们逻司了那个欺负弱小的同学的人。3. 高中生:老师逻司了那个抄袭的学生,严肃批评了他的行为。

拆字解意

逻司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