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笃痾在词典中的解释

笃痾

拼音dǔ kē

注音ㄉㄨˇ ㄎㄜ

繁体

基本解释

  • 重病。《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寧 ﹞沉委篤痾,寝疾弥留。”

基本含义

  • 笃痾指病痛严重,不能痊愈。

详细解释

  • 笃痾由两个字组成,笃意为坚定、深厚,痾意为疾病。这个成语形容疾病严重,治愈困难。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疾病严重,无法痊愈的情况。可以用于医学、健康等相关领域的讨论。

故事起源

  • 《晋书·刘渊传》记载了一个故事,刘渊曾经得了重病,医生们都束手无策,无法治愈他。后来一位名叫刘毅的医生给他治疗,经过刘毅的精心治疗,刘渊终于痊愈了。人们称赞刘毅的医术高超,说他能治愈“笃痾”。从此,笃痾成为形容疾病严重、难以治愈的成语。

成语结构

  • 笃痾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表示疾病严重、无法痊愈。

例句

  • 1. 他的病情笃痾,需要及时治疗。2. 这种疾病属于笃痾,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病痛严重、无法痊愈”的概念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病得很重,无论如何治疗都无法痊愈,这就是“笃痾”。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健康相关的成语,如“疾病入膏肓”、“病入膏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爷爷的病好久都没好,真是笃痾啊。2. 初中生:他得了一种罕见的病,是一种笃痾,医生都束手无策。3. 高中生:这个病是笃痾,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才能康复。

拆字解意

笃痾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