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拈毫在词典中的解释
niānháo

拈毫

拼音niān háo

注音ㄋㄧㄢ ㄏ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见“ 拈毫弄管 ”。

基本含义

  • 指拿起毛笔。

详细解释

  • 拈毫一词出自《世说新语·文学》:“援笔拈毫,纸上飞龙。”意思是拿起毛笔在纸上写字或绘画。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书法家或画家拿起毛笔的动作,也引申为开始写作或绘画的意思。

使用场景

  • 拈毫一词常用于描述文人墨客的行为,可以用于各种文学创作和艺术创作的场景。同时,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开始做某件事情或开始展开某项工作。

故事起源

  • 拈毫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的《世说新语》中,该书是一部记载了东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故事的著名文学作品。在该书中,拈毫被用来形容文人援笔写字或绘画的场景。

成语结构

  • 拈毫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拈”和名词“毫”组成。

例句

  • 1. 他拈毫写下了一篇优美的文章。2. 画家拈毫之间,纸上飞龙。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拈毫与拿起毛笔写字或绘画的场景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生动的形象,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艺术创作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了解更多关于书法、绘画等方面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拈毫之间,黑板上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2. 初中生:我喜欢拈毫写字,每天都会写几页日记。3. 高中生:他拈毫之间,创作出了一幅震撼人心的油画。4. 大学生:在诗人的拈毫之间,诞生了一首流传百世的诗篇。

拆字解意

拈毫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