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贽
拼音chéng zhì
注音ㄔㄥˊ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奉上礼品。 清 张惠言 《崔景偁哀辞》:“ 景偁 以兄事余。既数岁,已而北面承贄,请为弟子。余愧谢不获。”
基本含义
- 接受重任,承担责任。
详细解释
- 承贽是一个四字成语,由“承”和“贽”两个字组成。承意为接受、担当,贽意为礼物、重任。承贽的基本含义是指接受重任,承担责任,表示愿意接受别人交给自己的重要任务或责任,并且会尽力完成。
使用场景
- 承贽常用于形容接受重要职务、任务或责任的人。可以用来形容领导能够承担重任,勇于担当的精神,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在工作、学习或家庭生活中能够承担责任,勇于面对挑战的品质。
故事起源
- 承贽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官员。相传,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李泌的官员,他在贞元年间担任过很多重要职务,深受朝廷的赏识。有一次,李泌被任命为宰相,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需要承担巨大的责任。当时,李泌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和责任,他毅然接受了这个重任,并且尽职尽责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后来,人们用“承贽”来形容李泌的精神和行为,表示他勇于接受重任,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成语结构
- 承贽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承”是动词,意为接受、担当;“贽”是宾语,意为礼物、重任。
例句
- 1. 他承贽大任,毫不推诿。2. 在公司里,他是一个承贽精神很强的员工。3. 作为一名父母,我们应该承贽好教育子女的责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承贽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高山上,迎接一个非常重要的贽礼,表示自己愿意接受这个重任,并且会全力以赴完成。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成语的知识,可以阅读相关的成语故事书籍或参加成语学习班。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成语词典或在线资源来扩充自己的成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愿意承贽班里的值日任务。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承贽好班级的管理工作。3. 高中生:我希望能够承贽家庭的责任,帮助父母分担压力。4. 大学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承贽组织各项活动的工作。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承贽自己的职责,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