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烟波月
拼音zhú yān bō yuè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zhú yān bō yuè ㄓㄨˊ ㄧㄢ ㄅㄛ ㄩㄝˋ
竹烟波月(竹煙波月)
雾气中的竹林和月照下的波纹。喻月光下优美的景色。 唐 白居易 《<池上篇>序》:“酒酣琴罢,又命乐童登中岛亭,合奏《霓裳散序》,声随风飘,或凝或散,悠扬於竹烟波月之际者久之。”
基本含义
- 指竹林中的烟雾、水面上的波纹和月光,形容景色美丽动人。
详细解释
- 竹烟波月是由“竹烟”、“波月”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竹烟指竹林中的烟雾,波月指水面上的波纹和月光。这个成语形容景色美丽动人,给人以宁静、优美的感觉。
使用场景
- 竹烟波月常用于形容风景如画的场景,可以用来描绘大自然中的美景,也可以用来形容文人雅士的境界。
故事起源
- 竹烟波月最早出现在南宋文学家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中:“竹烟波月夜,悠悠我心情。”这首诗形容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秋夜景色,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成语。
成语结构
- 竹烟波月是一个主谓宾结构的成语,其中“竹烟”和“波月”分别是主语和宾语。
例句
- 1. 遥望山间竹林,只见竹烟波月,美不胜收。2. 晚上去湖边散步,看着水面上的波纹和月光,真是一幅竹烟波月的景象。
记忆技巧
- 可以想象自己置身于竹林之中,看着竹林中的烟雾、水面上的波纹和月光,感受到美丽的景色和宁静的氛围,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自然景色相关的成语,如“水波不兴”、“山清水秀”等,扩展对中国文化和词语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去乡村旅游,看到了一片竹林,竹烟波月的景色真美!2. 初中生:夏天的夜晚,我和朋友一起去湖边,看到了水面上波纹和月光,真是一幅竹烟波月的景象。3. 高中生:在文学课上,老师讲解了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中的竹烟波月,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描绘。4. 大学生:我喜欢到山里徒步,特别喜欢在竹林中休息,感受到竹烟波月的美景,让我心情舒畅。5. 成年人: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很难看到竹烟波月的景色,我希望能有机会到乡村或者自然风景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