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民膏在词典中的解释
míngāo

民膏

拼音mín gāo

注音ㄇㄧㄣˊ ㄍㄠ

繁体

基本解释

  • 比喻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 唐 唐彦谦 《宿田家》诗:“民膏日已瘠,民力日愈弊。” 宋 苏舜钦 《串夷》诗:“闭之塞漠为良策,啖以民膏是失图。” 明 张居正 《答荆州道府辞两院建坊书》:“诸公所餽,銖两皆民膏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四:“ 刘 项 生长 长城 里,枉用民膏筑万里。”

基本含义

  • 指国家的财富,也可以指人民的血汗。

详细解释

  • 民膏一词源自《史记·平准书》,原指民众的血汗,形容国家财富的来源是人民的辛劳。后来逐渐演变为指国家的财富。民膏寓意着国家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贡献。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表达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国家繁荣富强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贡献的含义。可以用来形容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也可以用来强调人民的辛劳和奉献。

故事起源

  • 民膏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平准书》中,记载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平均地权政策,取消封建剥削,减轻农民负担,以实现国家的富强。这也是民膏一词开始被使用的时期。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形容词+名词的结构。

例句

  • 1. 人民是国家的民膏,没有人民的劳动和贡献,国家就无法繁荣。2. 只有让人民分享国家的发展成果,才能真正实现人民是国家的民膏的理念。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民膏”与“人民的辛劳和贡献”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联想。可以想象人民的血汗是国家财富的源泉,记住这个意象,有助于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政治,深入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以及人民在其中的贡献。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人民是国家的民膏,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2. 初中生:只有让人民分享国家的发展成果,才能真正实现人民是国家的民膏的理念。3. 高中生: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贡献,我们要珍惜这个成果,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