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怛
拼音màn dá
注音ㄇㄢˋ ㄉㄚˊ
繁体
基本解释
谓心胸广大,忧民之忧。《大戴礼记·主言》:“徵歛於百姓,非以充府库也。慢怛以补不足,礼节以损有餘。” 王聘珍 解诂:“慢,宽缓也。怛,忧伤也。慢怛,谓君心广大,忧民之忧也。”
基本含义
- 形容行动迟缓,办事慢吞吞的样子。
详细解释
- 慢怛是由“慢”和“怛”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慢”表示行动迟缓,不积极;“怛”表示懒散、拖拉。慢怛形容一个人做事情缺乏迅速和积极性,行动迟缓,不主动,拖沓懒散。
使用场景
- 慢怛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办事不积极主动,行动迟缓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做事不积极、懒散拖拉的人。
故事起源
- 关于慢怛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根据古代文献和研究,慢怛是中国古代成语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
成语结构
- 慢怛是一个形容词+形容词的结构。
例句
- 1. 他工作慢怛,总是拖拖拉拉,效率很低。2. 这个学生学习慢怛,不爱动脑筋,成绩一直不好。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慢怛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行动迟缓,懒散拖拉的样子,从而把慢怛与这种行为联系起来。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章、故事或者参加语言学习班来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慢怛这个成语的用法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业总是慢怛地完成,老师经常批评他。2. 初中生:他的动作慢怛,导致他在比赛中落后很多。3. 高中生:这个学生学习慢怛,不爱动脑筋,导致成绩一直不好。4. 大学生:他的思维慢怛,总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理解问题。5. 成人:他的工作态度慢怛,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给公司造成了很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