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狂貙在词典中的解释
kuángchū

狂貙

拼音kuáng chū

注音ㄎㄨㄤˊ ㄔㄨ

繁体

基本解释

  • (1).凶猛的老虎。虎五爪为貙。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筋骸将束缚,腠理如箠挞。初谓抵狂貙,又疑当毒蝎。”
    (2).比喻凶恶之徒。 唐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乱羣逢害马,择肉纵狂貙。”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行为狂妄自大,傲慢无礼。

详细解释

  • 狂貙是一个形容词成语,由“狂”和“貙”两个字组成。狂指的是疯狂、狂妄,貙指的是虚伪、伪装。狂貙这个词语形容一个人的行为态度狂妄自大,傲慢无礼,表现出一种虚伪的面孔。

使用场景

  • 狂貙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傲慢自大,表面上装模作样的人。比如,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很谦虚,但实际上内心非常自负,经常表现出高高在上的态度,就可以用狂貙来形容他。

故事起源

  • 狂貙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魏公子列传》。故事中,魏公子韩安国非常傲慢自大,表面上装作谦虚的样子,但内心却极度自负。因此,人们就用狂貙这个成语来形容他。

成语结构

  • 狂貙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形容词成语。

例句

  • 1. 他表面上看起来很谦虚,实际上是个狂貙。2. 这个人自命不凡,总是摆出一副狂貙的样子。

记忆技巧

  • 可以把狂貙这个成语联想为一个人穿着华丽的衣服,但内心却是虚伪的,装模作样,表现出狂妄自大的态度。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狂貙相关的成语,如狂风暴雨、貙虎添翼等,可以帮助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摆出一副狂貙的样子,不愿意和我们一起玩。2. 初中生:那个同学表面上看起来很谦虚,但其实是个狂貙,经常说大话。3. 高中生:他的狂貙态度让他在班级里没有朋友。4. 大学生:这个人总是装模作样,摆出一副狂貙的样子,让人很反感。

拆字解意

狂貙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