劾按
拼音hé àn
注音ㄏㄜˊ 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劾案 ”。审查核实罪状。《后汉书·虞诩传》:“寻 永平 、 章和 中,州郡以走卒钱给贷贫人,司空劾案,州及郡县皆坐免黜。”《新唐书·文艺传下·李华》:“宰相 杨国忠 支婭所在横猾。 华 出使,劾按不橈,州县肃然。”
基本含义
- 指责、弹劾和审查。
详细解释
- 劾按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劾意为指责、弹劾,按意为审查、调查。劾按表示对某人或某事进行严厉的指责和审查,通常用于描述对官员、政府或组织的违法行为或不当行为提出质疑和追究责任。
使用场景
- 劾按一词常用于政治、法律和社会领域,用来形容对违法、腐败、失职等行为进行严肃的调查和追责。例如,可以用于描述一位政府官员被劾责和调查的情况,或者用于描述对企业内部不当行为的调查和追究责任。
故事起源
- 劾按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场。在古代,官员们在履行职责时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和审查。如果有人被发现有违法、腐败或失职行为,其他官员可以提出劾按,对其进行调查和追责。这个成语在古代官场中被广泛使用,后来逐渐演变为用来形容对违法行为和不当行为进行调查和追责的一种说法。
成语结构
- 劾按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劾”和“按”分别表示指责和审查的意思。
例句
- 1. 他因涉嫌贪污被劾按,最终被判刑五年。2. 这位企业高管因为违反公司规定被劾按,失去了职位。
记忆技巧
- 为了记忆劾按这个成语,可以将其与“指责”和“审查”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劾按的发音与“和安”相似,可以想象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对违法行为和不当行为进行指责和审查是非常重要的。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政治、法律和社会相关的成语,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如果有人做错事情,就要受到劾按。2. 初中生:我读了一本关于腐败官员被劾按的小说,深受启发。3. 高中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对不法行为进行劾按,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4. 大学生及成年人:这个政府官员因为贪污被劾按,引发了公众对腐败问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