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拒抗在词典中的解释
kàng

拒抗

拼音jù kàng

注音ㄐㄨˋ ㄎ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抗拒。《北齐书·祖珽传》:“贼先闻其盲,谓为不能拒抗。” 宋 苏辙 《为兄轼下狱上书》:“兄 軾 所犯,若显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元典章·兵部一·正军》:“ 蒙古 汉 军駈军逃窜者……拒抗不伏,仰所在官司添力捉拿。” 王西彦 《静水里的鱼》:“自然,他竭力拒抗这种种讨厌的扰乱。”

基本含义

  • 拒绝服从命令或抵抗压迫。

详细解释

  • 拒绝抗命是指不服从他人的命令或抗拒外界的压迫。这个成语强调个体的坚定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使用场景

  • 拒绝抗命常常用来形容个人或群体在面对不公正的待遇或压迫时,勇敢地抵抗或拒绝服从。它可以用于描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抗击外敌的战争中,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抗争行动。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当时,楚国的国君命令他的臣子们去征战,但有一个臣子叫孟尝君不愿服从命令,他坚持认为战争是不必要的,并拒绝出征。他的拒绝抗命最终引起了楚国国君的注意,国君认识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并决定听取他的意见。

成语结构

  • 拒绝抗命的成语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拒绝”和“抗命”。

例句

  • 1. 他坚决拒绝抗命,因为他知道这个命令是不公正的。2. 这个团队拒绝抗命,他们决心为自己的权益而战。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拒绝抗命”这个成语与个人勇敢抵抗不公正的形象联系起来,例如一个英雄拒绝服从不公正的命令,坚决抵抗压迫。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拒绝抗命相关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例如中国历史上的抗战英雄,以及现代社会中的抗争行动。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坚持正义、勇敢抵抗相关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会拒绝抗命,如果老师让我做正确的事情,我会听从。2. 初中生:我们应该学会拒绝抗命,如果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我们要勇敢地抵抗。3. 高中生:在历史上,许多英雄都拒绝抗命,为了正义和自由而战斗。4. 大学生:拒绝抗命是一种勇气和坚持,我们应该学会在面对不公正时勇敢地抵抗。

拆字解意

拒抗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