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成文在词典中的解释
chéngwén

成文

拼音chéng wén

注音ㄔㄥˊ ㄨ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1) (名)现成的文章;比喻老一套。
    (2) (形)用文字固定下来的;成为书面的。
    [构成]
    偏正式:成(文
    [例句]
    成文法。(作定语)

英文翻译

  • 1.(现成的文句) existing writings
    2.(书面的) written

详细解释

  • ◎ 成文 chéngwén
    (1) [write]∶形成文字,写在纸上
    已有腹稿,尚未成文
    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2) [written article]∶现成的文章
    (1).形成乐章、文采、文辞、礼仪等的总称。《荀子·乐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韩诗外传》卷五:“若夫重色而成文,累味而备珍,则圣人所以分贤愚,明贵贱。” 汉 扬雄 《法言·君子》:“君子言则成文,动则成德。” 汉 班固 《白虎通·情性》:“礼者,履也,履道成文也。” 晋 潘岳 《笙赋》:“邇不逼而远无携,声成文而节有叙。”《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自幼聪明,举笔成文,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2).现成的文章。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 唐 刘知几 《史通·申左》:“斯盖当时国史已有成文, 丘明 但编而次之,配经称传而行也。” 清 金一 《文学观》:“夫谓语必己造,事不古同,诚不免以刻覈待古人,虽以《六经》之尊,除《大易》而外,若《书》、《诗》、《礼》,类皆集成典成文而为书者也。”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诗三札》:“我国虽无‘散文诗’之成文,然如 屈原 《卜居》、《渔父》诸文以及 庄子 《南华经》中多少文字,是可以称为‘散文诗’的。”
    (3).用文字固定下来,成为书面。《魏书·常景传》:“案如经礼,事无成文;即之愚见,谓不应服。” 徐怀中 《西线轶事》一:“适应了随时随地面对各种严格的要求,适应了多少条成文不成文的纪律规定。”

基本含义

  • 指文章或文书已经写好,可以公开发表或使用。

详细解释

  • 成文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成指完成,文指文书。成文的基本含义是指文章或文书已经写好,可以公开发表或使用。它常用来形容文章经过精心撰写和修改,达到了可以公开发表的水平。

使用场景

  • 成文可以用于形容各种文学作品、论文、报告等已经写好的文字材料。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辞或行为已经变得明确、清晰,不再含糊不清。

故事起源

  • 据说,成文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当时,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项羽派人去找刘邦商量和解,但是刘邦并不相信。于是项羽写了一封信给刘邦,表达了自己的诚意。刘邦看了信后,觉得信中的内容非常明确、清晰,于是就说:“这封信写得真成文啊!”从此,成文就成为了形容文字清晰明确的成语。

成语结构

  • 成语“成文”的结构是: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这篇论文写得真成文,逻辑清晰,观点鲜明。2. 她的演讲稿经过反复修改,已经成文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成语“成文”:1. 将成语分解为“成”和“文”,并理解其基本含义。2. 创造联想图像:想象一个人坐在桌前,专心致志地写作,他的作品已经成文了。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成文”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写作和修辞技巧相关的成语,如“文思泉涌”、“纸上谈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写的作文经过老师的修改,已经成文了。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把这篇演讲稿修改得成文之后再提交。3. 高中生:我要花一些时间把这篇论文写得成文,然后再提交给导师。4. 大学生及以上:我花了很多时间修改这篇研究报告,终于达到了成文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