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柎
拼音shù fù
注音ㄕㄨˋ ㄈ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编扎木筏。《管子·轻重甲》:“ 桀 者,冬不为杠,夏不束柎,以观冻溺。” 郭沫若 等集校引 何如璋 云:“束柎者,以木为桴,相比系之,浮水以渡也。”
基本含义
- 束缚、约束
详细解释
- 束柎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束”意为束缚、限制,第二个字“柎”意为绳索。该成语的含义是指将人或事物限制在某种状态下,使其不能自由行动或发展。
使用场景
- 束柎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受到限制或约束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受到他人的控制或限制,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规则、制度或条约对某个事物的限制。在写作、演讲或讨论中,可以使用束柎来表达对某种约束或限制的不满或批评。
故事起源
- 束柎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项羽本纪》。当时,项羽和刘邦在楚汉之争中势均力敌。后来,项羽被刘邦的军队包围,被迫退守到垓下。项羽的将领范增劝他投降,但项羽不愿束手就擒,最终选择自刎。这个故事中的“束柎”形象地表达了项羽被困、束缚的境地。
成语结构
- 成语束柎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的创造力受到了束柎,无法发挥出真正的才华。2. 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各种限制和束缚。3. 我们应该打破束柎,追求自己的梦想。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束柎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被绳索束缚住,无法自由行动,这样就能够记住束柎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束手无策”、“束缚自己”等,以扩展对于束柎这一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要求束柎了我的创造力。2. 初中生:学业繁重束柎了我参加社团活动的时间。3. 高中生:父母的期望束柎了我的个人发展。4. 大学生:社会的压力束柎了我的选择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