恤焉
拼音xù yān
注音ㄒㄩˋ ㄧㄢ
繁体
基本解释
犹卹然。忧闷貌。《庄子·德充符》:“无几何也,去寡人而行,寡人卹焉若有亡也。” 成玄英 疏:“卹,忧也。”
基本含义
- 关心、怜悯
详细解释
- 恤焉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由两个字组成。恤意为关心、怜悯,焉为疑问代词,相当于“谁”或“何处”。结合起来,恤焉的基本含义是关心或怜悯谁或何处的事情。
使用场景
- 恤焉常用于表达对他人困境的关心和同情。可以用于日常交流、写作、演讲等场合,以表达对他人遭遇的关切之情。
故事起源
- 恤焉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文王》这首古代诗歌中。这首诗歌讲述了文王关心百姓、关怀民众的美德。恤焉被用来表达文王对百姓的关切之情。
成语结构
- 恤焉由两个字组成,属于四字成语的一种。其中,恤为动词,焉为副词。
例句
- 1. 他对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非常恤焉,经常捐助他们。2. 在困境中,我们需要互相恤焉,给予彼此支持和帮助。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恤焉与“关心他人”联系起来,将其视为一种表达关心和怜悯的方式。可以通过多读、多写、多使用这个成语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诗歌和散文来进一步了解恤焉的用法和含义。同时,可以学习其他与关心和怜悯相关的成语,如怜香惜玉、忧国忧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到街上有个流浪狗,感觉它很可怜,我很恤焉它的境遇。2. 初中生:看到地震灾区的报道,我深感恤焉,希望他们能早日恢复正常生活。3. 高中生:面对贫困地区的教育落后问题,我们应该恤焉他们的教育权益,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