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金镜在词典中的解释
jīnjìng

金镜

拼音jīn jìng

注音ㄐㄧㄣ ㄐㄧ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铜镜。《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络以 隋 珠,綷以金镜。” 唐 许浑 《送卢先辈自衡岳赴复州嘉礼》诗之一:“秋水静磨金镜土,夜深寒结玉壶冰。” 宋 周邦彦 《过秦楼》词:“空见説鬢怯琼梳,容消金镜。渐懒趁时匀染。”
    (2).比喻月亮。 唐 元稹 《泛江翫月》诗:“远树悬金镜,深潭倒玉幢。” 宋 陆游 《隔浦莲近拍》词:“烟霏散,水面飞金镜,露华冷。”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癸卯中秋作》词:“竞看 姮娥 金镜,争信仙人玉斧,费了一番修。”
    (3).比喻显明的正道。《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尚书考灵耀》:“ 秦 失金镜,鱼目入珠。” 郑玄 注:“金镜,喻明道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盖圣人握金镜,阐风烈。” 前蜀 杜光庭 《普康诸公主为皇帝修金箓斋词》:“握金镜以御寰瀛,致衢樽而欢亿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资料·全粤义士义民公檄》:“惟我大皇帝手握金镜,心秉玉衡,循以大事小之义,而由顺于天防,非挟逼处之嫌,而密为之备。”
    (4).指对人进行讽谕的文章和书籍。 唐 康骈 《剧谈录·宣室夜召翰林学士》:“朕听政之暇,未尝不披寻史籍,此读者先朝所述金镜一卷,则《尚书·大禹謨》。” 清 侯方域 《拟追复杨涟等官爵廷臣谢表》:“金镜尚存,窃喜无 张公 之祭。”

基本含义

  • 金色的镜子,比喻反映事物真实面貌的东西。

详细解释

  • 金镜是由“金”和“镜”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金色代表珍贵、珍贵的东西,镜子代表反映事物真实面貌的工具。金镜比喻能够真实反映事物本质和真相的东西。

使用场景

  • 金镜常用于形容能够清晰、真实地反映事物本质和真相的工具、手段或方法。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眼睛、智慧、心灵等能够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

故事起源

  • 金镜的故事起源于《晋书·卷六十七》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晋朝时期有一个名叫庾敳的官员,他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并以廉洁公正著称。有一次,庾敳在担任中书令期间,他的手下有人贪污受贿,但庾敳并没有被蒙蔽,他通过一种方法找出了贪污者,并将其绳之以法。后来,人们就用“金镜”来比喻庾敳的眼睛能够洞察事物的真相,不受欺骗。

成语结构

  • 金镜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眼睛就像金镜一样,能够看透人的真实想法。2. 这本书是一面金镜,让人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金镜与洞察力、真实性联系起来。想象一个金色的镜子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事物的真实面貌,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金镜相关的成语,如“照猫画虎”、“明镜高悬”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用金镜照看自己的形象。2. 初中生:老师的眼睛就像金镜一样,能够看出我们的问题。3. 高中生:读书就像一面金镜,能够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拆字解意

金镜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