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揭帖在词典中的解释
jiētiě

揭帖

拼音jiē tiě

注音ㄐㄧㄝ ㄊㄧㄝ ˇ

繁体

基本解释

  • ◎ 揭帖 jiētiě
    [notice] 古时监察部门长官揭发不法官吏的一种文书;也指旧时张帖的启事、文告(多指私人的)

详细解释

  • 见“ 揭贴 ”。
    (1).古代公文的一种。 元 虞集 《京畿都漕运使善政记》:“收支之数,有所勘会,止从本司揭帖图帐申报,无烦文也。”《金瓶梅词话》第六九回:“节级缉捕领了 西门庆 钧语,当日即查访出各人名姓来,打了案件,到后晌时分,来 西门庆 宅内,呈递揭帖。”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 寧南侯 左良玉 有本章一道,封投通政司;这是内阁揭帖,送来过目。”
    (2).旧时称张贴的启事、公告。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小弟做了一篇留都防乱的揭帖,公讨其罪。”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二:“同时街头巷口发见些揭帖……一律不署姓名。”

基本含义

  • 揭露真相,揭开底细。

详细解释

  • 揭帖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揭意为揭露、揭开,帖意为底细、真相。揭帖的含义是揭露真相,揭开事物的底细。通常用于揭发欺骗、掩盖或隐藏的事情,让事实大白于天下。

使用场景

  • 揭帖常常用于描述揭发一些不公正、虚假或欺骗的行为。可以用于讨论社会问题、谴责不诚实的行为、揭露欺骗的阴谋等。此外,揭帖也可以用于描述揭开事物的真相、底细,例如揭开一个谜题的答案、揭示一个事件的真相等。

故事起源

  • 揭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官场。在古代,官员们常常使用帖子来传达信息。而一些不诚实的官员会在帖子上掩盖真相或故意编造虚假信息。为了揭发这些欺骗行为,有些正直的官员会揭开帖子,揭示真相。这就形成了“揭帖”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动词 + 名词

例句

  • 1. 他揭帖后,大家都知道了这个丑闻的真相。2. 老师揭帖后,同学们都为他的正直而感动。3. 这个调查报告揭帖了这家公司的不诚实行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揭帖”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揭开贴在墙上的一张帖子,从而揭露了帖子上的真相。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来扩展对揭帖的理解,例如:“揭竿而起”、“揭露”、“揭穿”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揭帖了小明偷吃零食的事情。2. 初中生:记者揭帖了政府官员的贪污行为。3. 高中生:我们要揭帖社会问题,争取公平正义。4. 大学生:揭帖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之一,要揭示真相。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拆字解意

揭帖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