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条令在词典中的解释
tiáolìng

条令

拼音tiáo lìng

注音ㄊㄧㄠˊ ㄌㄧ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名)用简明条文规定的军队行动的准则,如战斗条令、纪律条令等。
    [构成]
    偏正式:条(令
    [例句]
    军人必须遵守战斗条令。(作宾语)纪律条令已经发下来了。(作主语)

英文翻译

  • 1.{军} ordinance; regulations

详细解释

  • ◎ 条令 tiáolìng
    [regulation] 用简明条文规定的通过命令颁布的关于军队战斗、生活等的行动准则
    内务条令
    (1).条文法令。 宋 梅尧臣 《送卫真宰晏寺丞罢长安》诗:“归见 萧何 政,条令旧 镐 间。” 宋 叶适 《吏胥》:“且公卿大臣之位,其人不足以居之,俛首刮席,条令宪法多所不諳,而寄命於吏。”
    (2).今多指用简明条文规定的行动的准则。 周恩来 《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对于犯错误犯纪律的分子,主要是要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执行纪律条令。”如:战斗条令、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等。

基本含义

  • 条令指的是国家或组织发布的有关行为规范和命令,要求人们遵守和执行。

详细解释

  • 条令是指由上级机构或组织发布的具有强制性的法规或命令,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活动。它通常包含具体的行为要求、禁令、处罚等内容,以确保社会秩序和组织的正常运转。

使用场景

  • 条令一般用于描述国家、政府、军队、组织等机构发布的规章制度,要求人们按照规定进行行动或遵守相关规定。在工作场所、军事组织、学校等地方,条令被用来指导和管理人们的行为。

故事起源

  • 条令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起初用于描述国家的法律和命令。后来,条令逐渐扩展到组织和机构内部的规章制度。在中国古代,条令是国家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用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管理人民。

成语结构

  • 条令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部队官兵必须严格执行军事条令,服从命令。2. 公司发布了新的条令,要求员工按时上班,不得迟到。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成语“条令”:1. 关联联想法:将“条令”与国家法律、组织规章联系起来,形成联想,加深记忆。2. 创造故事:想象一个场景,描述一个国家或组织发布条令的情境,加强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条令制度,以及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深入了解其作用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发布了新的条令,要求我们在课间不吃零食。2. 初中生:学校的条令规定,不得在校园内乱扔垃圾。3. 高中生:学校领导发布了一项新的条令,要求学生每天早晨进行晨读。4. 大学生:学校的条令规定,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将受到严厉处罚。以上是关于词语“条令”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条令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