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蔫红在词典中的解释
niānhóng

蔫红

拼音niān hóng

注音ㄋㄧㄢ ㄏㄨㄥ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深红色。亦指鲜艳的红花。蔫,用同“ 嫣 ”。 唐 杜牧 《春晚题韦家亭子》诗:“蔫红半落平池晚,曲渚飘成锦一张。” 宋 张炎 《琐窗寒》词:“最怜他树底蔫红,不语背人吹尽。”

基本含义

  • 指颜色暗淡无光泽,不鲜艳的红色。

详细解释

  • 蔫红一词形容的是红色失去了鲜艳的光彩,变得暗淡无光泽。蔫红的红色不再鲜艳夺目,给人一种颓废、无生气的感觉。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事物颜色暗淡、失去光彩的情况。也可用来形容人的面色不好或状态不佳。

故事起源

  • 蔫红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潜夫论·色论》一书中。据说,杨慎在书中写到:“蔫红者,色之暗者也。”这里的“蔫红”指的是红色失去了鲜艳的光泽。

成语结构

  • 形容词+颜色名词

例句

  • 1. 他脸色蔫红,看起来很疲惫。2. 这幅画的颜色已经蔫红了,需要重新上色。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朵原本鲜艳的红花,但因为长时间没有得到水分和阳光的滋润,变得暗淡无光泽,变成了蔫红的颜色。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颜色相关的成语,可以帮助丰富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画的太阳是蔫红的,老师说没画好。2. 初中生:她脸色蔫红的,看起来好像生病了。3. 高中生:这幅画的颜色蔫红,没有了生气。

拆字解意

蔫红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