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罪
拼音nǐ zuì
注音ㄋㄧˇ ㄗㄨ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定罪。《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知县验了银子,晓得不枉,即将 卢智高 重责五十板,取了口词收监,等拿获 胡美 时,一同拟罪。”《杨家将演义》第十八回:“此係忤逆圣旨,拟罪当斩。”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问拟》:“拟罪原有一定之律例。” 鲁迅 《热风·随感录六十五》:“从前看见 清 朝几件重案的记载,‘臣工’拟罪很严重,‘圣上’常常减轻。”
基本含义
- 根据凭空想象或主观臆断,给人陷害、诬告或刻意安排罪名。
详细解释
- 拟罪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拟指凭空想象或主观臆断,罪指陷害、诬告或刻意安排罪名。拟罪表示某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或恶意,无中生有地陷害他人,诬告他人或刻意安排罪名给他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使用场景
- 拟罪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出于恶意、嫉妒或报复心理,对他人进行诬告、陷害或刻意安排罪名。在法律、社会、职场等方面的讨论中,可以使用拟罪来表达某人对他人的不公正行为。
故事起源
- 拟罪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董仲舒传》中。据说,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在朝廷中受到了一位官员的陷害,被指控犯有罪行。董仲舒为了洗清冤屈,写了一篇文章来辩解自己。文章中有一句话:“拟罪之辞,非所宜辩。”意思是“对于陷害的罪名,不应该辩解”。后来,人们就将这句话中的“拟罪”作为一个成语来使用。
成语结构
- 拟罪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拟和罪分别表示凭空想象或主观臆断,以及陷害、诬告或刻意安排罪名。
例句
- 1. 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拟罪陷害无辜的人。2. 这位官员利用职权,拟罪给无辜的商人,导致他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拟罪的发音“ní zuì”与“你罪”进行联想来记忆。想象一个人在凭空想象或主观臆断时,对着你说“你罪”,意图陷害你。
延伸学习
- 拟罪是一个描述人陷害他人的成语,与之相关的成语还有“构陷”、“诬告”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了解更多关于陷害、诬告等方面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为了赢得比赛,拟罪给对手,让对手被处罚。2. 初中生:她因为嫉妒我,拟罪给我,导致我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3. 高中生:他为了报复我,拟罪给我,让我陷入了困境。4. 大学生:在职场中,有些人会拟罪给同事,以便自己得到晋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