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律
拼音guó lǜ
注音ㄍㄨㄛˊ ㄌㄩˋ
繁体
基本解释
国家的法律。《韩非子·饰邪》:“当 赵 之方明国律、从大军之时,人众兵强,辟地 齐 燕 ;及国律慢,用者弱,而国日削矣。” 宋 陈亮 《上光宗皇帝鉴成箴》:“勿私赏以格公议,勿私刑以亏国律。”《廿载繁华梦》第三六回:“你好撒刁!説那罪人不及妻孥的话,难道要与本官谈论国律不成?”
基本含义
- 国家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详细解释
- 国律是指国家制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它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用来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国律的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宪法、刑法、民法等,是国家权威的表现,对全体公民都具有约束力。
使用场景
- 国律常常用于强调法律的权威和约束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国律来表达遵守法律、守法纪的重要性,以及违法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故事起源
- 国律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律历志》中,记录了汉朝的法律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律逐渐成为了一个固定的词语,用来指代国家的法律体系。
成语结构
- 国律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国”指代国家,“律”指代法律。两个字的结合形成了一个意义丰富的成语。
例句
- 1. 遵守国律是每个公民的责任。2. 这个国家的国律非常严明,不容许任何违法行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国律”这个成语。可以想象国家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就像是国家的法律大门,只有遵守国律才能进入。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法律和法律制度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法律的知识,了解更多关于法律的内容和原则。可以阅读法律相关的书籍、参加法律知识的培训,或者咨询法律专业人士。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遵守国律,不做任何违法的事情。2. 初中生:国律是国家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是社会秩序的基础。3. 高中生:了解国律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我们应该知法守法,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4. 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国律,为维护社会正义和法制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