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对质在词典中的解释
duìzhì

对质

拼音duì zhì

注音ㄉㄨㄟˋ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动)诉讼关系人在法庭上互相质问,也泛指和问题有关连的各方面对证。
    [构成]
    偏正式:对〔质
    [例句]
    当面对质。(作谓语)
    [同音]
    对峙

近义词

  • 对证

英文翻译

  • 1.confrontation (in court)

详细解释

  • ◎ 对质 duìzhì
    [face with] 使…直接见面对证
    用他的背叛罪证来和他对质
    指在刑事诉讼中使有关人员当面质问或对证。亦泛指与问题有关连的各方当面对证。《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廉使﹞叫押到尸场上认领父亲尸首,取出僉事对质一番。” 许地山 《凶手》:“你不实招,就叫 柳龙卿 来对质。” 老舍 《四世同堂》七二:“来到狱中, 日本 人马上教她和 招弟 对质,她们所说的完全与以前的口供相合。”

基本含义

  • 相互对立、相互激烈地争辩或对抗。

详细解释

  • 对质是指两方面或多方面之间进行有力的辩论或争斗。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力图通过辩论或对抗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使用场景

  • 对质常用于描述辩论、争论、对抗等情境。可以用于形容两个政治派别之间的激烈辩论,两个团队之间的竞争,或者两个人之间的激烈争执。

故事起源

  • 对质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故事发生在楚汉战争时期,刘邦的军队围困项羽于垓下。刘邦派遣韩信去与项羽对质,双方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最终,项羽被韩信的辩论技巧所打败,刘邦得以取得胜利。

成语结构

  • 对质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对”和“质”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两位辩论家在电视上进行了激烈的对质,观众们都被他们的辩论技巧所吸引。2. 这场辩论是对质的辩论,双方都展示了自己的观点和证据。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对质这个成语联想为两个人站在一起进行激烈的辩论,他们在争论中相互对抗,力图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辩论、对抗相关的成语,例如“辩驳”、“争锋相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在班级辩论赛中进行了激烈的对质,每个人都努力证明自己的观点。2. 初中生:在模拟联合国的活动中,我们扮演各个国家代表进行了对质,争取更多国家的支持。3. 高中生:在辩论社团的比赛中,我和对手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对质,最终我成功地说服了观众和评委。希望这个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拆字解意

对质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