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苔
拼音cāng tái
注音ㄘㄤ ㄊㄞˊ
繁体
基本解释
青色苔藓。 晋 潘岳 《河阳庭前安石榴赋》:“壁衣苍苔,瓦被驳鲜,处悴而荣,在幽弥显。” 唐 杜甫 《醉时歌》:“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 清 孙枝蔚 《醉题田家翁壁上》诗:“醉墨淋漓留在壁,莫教风雨生苍苔。”
基本含义
- 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详细解释
- 苍苔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苍指的是颜色偏灰绿或灰白的,苔指的是一种生长在湿润环境中的绿色植物。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因久未打理而长满了青苔,寓意着岁月的流转和事物的变迁。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古迹、文物等受到时间侵蚀而显得古老、陈旧的场景。也可以用于比喻某些人或事物因长时间的冷落而变得不起眼、被忽视。
故事起源
- 苍苔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故事中描述了一个叫孔融的人在拜访华歆时,看到了华歆家中的庭院长满了青苔,于是孔融便用“苍苔”来形容这种景象。这个故事成为了苍苔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形容词 + 形容词
例句
- 1. 这座古庙因年久失修,已经长满了苍苔。2. 那座古墓坟头苍苔密布,看起来很陈旧。
记忆技巧
- 苍苔的发音与“苍台”相似,可以通过联想苍台上长满了青苔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古代建筑、文物等相关知识,可以帮助理解苍苔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庭院里的石头上长满了苍苔。2. 初中生:这座庙宇已经荒废多年,墙壁上到处都是苍苔。3. 高中生:那个被遗忘的墓地已经长满了苍苔,仿佛被世人遗忘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