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溴化钠在词典中的解释
bromuhuana

溴化钠

拼音bromu hua na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化学名词解释:

    溴化钠,化学品名,化学式NaBr,白色结晶或粉末,有咸味或微带苦味。用于微量测定镉,制造溴化物,无机和有机合成,照相制版,制药。

    化学式NaBr,分子量102.89。无色立方晶体;熔点为 747°C,沸点1390°C,密度3.203克/厘米(25°C),折光率1.3614。溴化钠在100克水中的溶解度是:0°C时79.5克,20°C时90.3克,100°C时121克。溴化钠应避光密封保存。溴化钠常用尿素还原法制备:

    溴化钠可用于制造感光胶片,也可作镇静剂和溴化剂。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或事物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出极大的作用,起到重要的促进或推动作用。

详细解释

  • 溴化钠是由“溴化”和“钠”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溴化是指把溴与其他物质结合,形成溴化物;钠是一种化学元素,常用的化学符号为Na。溴化钠在化学中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具有促进反应、催化作用的特性。将其引申为成语,表示一个人或事物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出极大的作用,起到重要的促进或推动作用。

使用场景

  • 溴化钠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个团队、组织或事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能够起到推动、促进事物发展的作用。比如,可以用于描述一个领导在团队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或者一个创新的想法在某个项目中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故事起源

  • 溴化钠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医生。相传,有一位医生在治疗病人时,发现溴化钠有治疗作用,能够促进病人的康复。因此,他将这个发现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并成功治愈了许多病人。后来,人们将这个医生的经验总结为“溴化钠”,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出极大的作用。

成语结构

  • 溴化钠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成语结构。

例句

  • 1. 在这个项目中,他的创新思维起到了溴化钠的作用。2. 这位领导在团队中扮演了溴化钠的角色,推动了整个项目的进展。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溴化钠与促进反应、催化作用的特性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比如,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关键时刻像溴化钠一样起到了促进或推动作用,帮助事物取得成功。

延伸学习

  • 除了溴化钠,还有许多其他的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在关键时刻起到重要作用的情况。比如,“推波助澜”、“画龙点睛”等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班的溴化钠,帮助我们学习成绩进步。2. 初中生:在班级活动中,他的组织能力起到了溴化钠的作用。3. 高中生:他在学校的社团中扮演了溴化钠的角色,推动了社团的发展。4. 大学生:在团队项目中,他的领导才能起到了溴化钠的作用,取得了成功。

拆字解意

溴化钠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