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白鶽在词典中的解释
báisǔn

白鶽

拼音bái sǔn

注音ㄅㄞˊ ㄙㄨㄣˇ

繁体

基本解释

  • 鸟名。雕的一种。《穆天子传》卷二:“爰有白鶽、青雕,执犬羊,食豕鹿。”

基本含义

  • 指白色的鹤鸟,比喻人的品质高尚。

详细解释

  • 白鶽是由“白”和“鶽”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白”表示白色,是一种纯洁、高尚的象征;“鶽”是一种古代称呼鹤的字。整个成语意味着人的品质纯洁高尚,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

使用场景

  • 白鶽这个成语常用于褒奖人的品质高尚,可以用来形容人的道德操守、品德高尚、行为光明正大等。

故事起源

  • 白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王莽传》中。据说,王莽在位时,曾经有位叫白鶽的人,他以品德高尚、忠诚正直而闻名。后来,人们就以“白鶽”来形容品德高尚的人。

成语结构

  • 白鶽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他的为人正直、诚实,真可谓是一位白鶽之士。2.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能够做到白鶽之志,实属不易。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只洁白的鹤鸟在飞翔,代表着人的品质纯洁高尚。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中关于鹤的象征意义,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白衣鶴发”、“白鹤亮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白鶽之士,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2. 初中生:他的品德非常高尚,真是一位白鶽之士。3. 高中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能够保持纯洁高尚的品质,真的很不容易,他是一位白鶽之士。

拆字解意

白鶽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