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盆
拼音jiǎo pén
注音ㄐㄧㄠˇ ㄆ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宋 代一种风俗。富家儿满月,举行洗儿会,先煎香汤于银盆,尊长以金银钗搅水,谓之“搅盆”。参阅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育子》。
基本含义
- 指以挑拨、煽动等手段制造纷争、混乱的行为。
详细解释
- 成语“搅盆”源于《庄子·外物》:“子糟与子醢,俱舍之矣,焉得与子之盆搅之乎!”意为将酱菜和酱一同舍弃,怎么能和你的盆子搅拌呢?这里的“搅盆”比喻挑拨、煽动等行为,使事情变得混乱。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故意制造纷争、煽动事端的行为,也可用于形容某人故意挑拨他人关系、破坏和谐氛围的行为。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个乌鸦捡到了一块肉,它不想自己独享,就想方设法搅拌水中的盆子,让其他鸟儿也分享这块肉。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搅盆的含义。
成语结构
- 主体词“搅盆”是一个动宾结构,其中“搅”是动词,表示搅拌,而“盆”是宾语,表示容器。
例句
- 1. 他喜欢搅盆,总是在背后挑拨离间。2. 这个人经常搅盆,导致整个团队关系紧张。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搅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搅拌盆中的食物,而这个人的动作非常激烈,搅拌得到处都是,引发了混乱和纷争的场景,这样就能够记住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成语来扩展对搅盆这个行为的理解,如“搅局”、“挑拨离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喜欢搅盆,把桌子上的水果摆弄得到处都是。2. 小学生:同学之间要相互友好,不要搅盆,破坏班级的和谐氛围。3. 初中生:他总是喜欢搅盆,挑拨我们之间的关系,让大家都很不开心。4. 高中生:有些人喜欢搅盆,制造纷争,他们应该受到惩罚。5. 大学生:大家要理智对待问题,不要被别人的搅盆行为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