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嫉恶在词典中的解释
è

嫉恶

拼音jí è

注音ㄐㄧˊ 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憎恨坏人坏事。 汉 王符 《潜夫论·实贡》:“好善嫉恶,赏罚严明,治之材也。” 唐 杜甫 《壮游》诗:“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 宁调元 《武昌狱中书感》诗之四:“死如嫉恶当为厉,生不逢时甘作殤。”
    憎恨讨厌。《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昔有一妇,荒婬无度。欲情既盛,嫉恶其夫。”

基本含义

  • 对恶劣的行为或邪恶的人心存仇恨和厌恶。

详细解释

  • 嫉恶是指对恶劣的行为或邪恶的人心存仇恨和厌恶的情感和态度。它表达了人们对那些做恶或行恶的人感到愤慨和不满,同时也表现出对善良和正义的赞赏和崇敬。

使用场景

  • 嫉恶常用于表达对坏人坏事的憎恶和不满,可以用来形容对社会上的不公正行为或不道德行为的谴责,也可以用来形容对个人恶劣行为的愤怒和厌恶。

故事起源

  • 《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的一则寓言故事:有一个人非常善良正直,但他的邻居却是个恶人,经常做着各种坏事。这个善良的人每次看到邻居的恶行,心中都充满了愤怒和厌恶。有一天,他的朋友劝他不要对邻居的恶行感到太过憎恶,因为这样只会让自己心情不好。善良的人却回答说:“我嫉恶如仇,这是我作为一个正直的人应该有的态度。”

成语结构

  • 嫉恶的结构是由“嫉”和“恶”两个字组成的。

例句

  • 1. 他一直嫉恶如仇,从不与坏人交往。2. 这个社会需要更多的人能够嫉恶如仇,坚守正义。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嫉恶”拆分为“嫉”和“恶”两个部分记忆。其中,“嫉”可以联想为“嫉妒”,表示对别人的优秀或成功心生不满和羡慕;而“恶”可以联想为“恶劣”,表示对邪恶行为的厌恶和憎恶。通过这种方式记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观看电视剧或电影等方式来延伸学习嫉恶这个词语的使用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嫉恶如仇,不会和欺负同学的人做朋友。2. 初中生:我们应该嫉恶如仇,不容忍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3. 高中生:面对社会上的不公正现象,我们应该嫉恶如仇,坚决维护正义。4.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嫉恶如仇,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