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郑工捐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ènggōngjuān

郑工捐

拼音zhèng gōng juān

注音ㄓㄥˋ ㄍㄨㄙ ㄐㄨㄢ

繁体

基本解释

  • 光绪 十三年(公元1887年), 河南 郑州 黄河 决口, 清 政府借口治 河 ,颁布了“郑工事例”,有钱的人按此“事例”可以捐官,叫做“郑工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他还是的的确确的一位候补县太爷呢,还是个老班子。不然早就补了缺了,只为近来又开了个郑工捐,捐了大八成知县的人,到省多了,压了班。”

基本含义

  • 指勤劳工作,无私奉献,为他人或社会做出贡献。

详细解释

  • 郑工捐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郑”、“工”和“捐”。其中,“郑”指的是郑重、认真;“工”指的是工作、劳动;“捐”指的是无偿捐赠、贡献。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勤劳工作,无私奉献,为他人或社会做出贡献的精神。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勤劳工作,无私奉献,为他人或社会做出贡献的精神。可以用于赞美那些乐于奉献、努力工作的人,也可以用来激励自己或他人,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故事起源

  • 成语“郑工捐”最早出现在《汉书·郑世家》中。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的郑国大夫郑道施的事迹。郑道施是一个勤劳工作、无私奉献的人,他一直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很多贡献。他在国家贫困的时候,捐出了自己的财产,用来帮助贫苦的人们。因此,人们以他为榜样,将他的名字和精神定格为“郑工捐”。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郑”、“工”和“捐”。三个汉字中的每个字都有自己的独立含义,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意义,表示勤劳工作,无私奉献。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郑工捐的典范,为社区做出了很多贡献。2. 她的勤劳工作和无私奉献精神真正体现了郑工捐的意义。

记忆技巧

  • 为了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郑工捐”与“勤劳工作,无私奉献”联系起来。想象一个郑重认真的人在工作中无私地捐赠自己的努力和时间,为他人或社会做出贡献的形象,有助于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要进一步了解“郑工捐”的文化内涵,可以学习郑道施的事迹和他对社会的贡献。还可以了解其他相关的成语和故事,如“勤劳致富”、“无私奉献”等,进一步拓展对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向李老师学习,做一个郑工捐的好学生,努力学习,帮助同学。2. 初中生:我们应该向雷锋学习,做一个郑工捐的好青年,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大家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做一个郑工捐的有责任感的公民,为社会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拆字解意

郑工捐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