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礓石在词典中的解释
jiāngshí

礓石

拼音jiāng shí

注音ㄐㄧㄤ ㄕ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小石。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安石榴》:“栽石榴法……竖枝於坑畔,环口布枝,令匀调也。置枯骨、礓石於枝间,下土筑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三·薑石》:“礓石……或作礓砾。”
    (2).泛指石头。《南史·到溉传》:“ 溉 第居近 淮水 ,斋前山池有奇礓石,长一丈六尺。” 唐 卢纶 《题伯夷庙》诗:“ 中条山 下黄礓石,垒作 夷 齐 庙里神。”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品质高尚,行为端正,不受外界诱惑的人。

详细解释

  • 礓石是一种古代建筑中用于支撑柱子的石块。在古代,建筑师选择礓石时非常慎重,因为它的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因此,礓石成为了一种象征高尚品质和稳定行为的象征。

使用场景

  • 礓石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质和行为。当形容一个人的品质高尚,行为端正,不受外界诱惑时,可以使用礓石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 关于礓石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它的象征意义在古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使用。

成语结构

  • 礓石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礓”是第一个字,表示石块;“石”是第二个字,表示石头。

例句

  • 1. 他的品质高尚,行为举止如同一块坚如磐石的礓石。2. 她在面对困难时始终保持坚定,真是一块可靠的礓石。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礓石”与高尚品质和稳定行为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高大稳定的石块,代表一个人的品质和行为坚定不移。

延伸学习

  • 1. 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坚如磐石”、“坚贞不屈”等。2. 学习古代建筑和石雕的知识,了解礓石在古代建筑中的作用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级的礓石,总是帮助其他同学,品质非常好。2. 初中生:老师常常夸奖他是学校的礓石,不受外界的诱惑,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和学习态度。3. 高中生: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他像一块坚如磐石的礓石,始终保持乐观和坚定的信念。

拆字解意

礓石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