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的
拼音bù dào de
注音ㄅㄨˋ ㄉㄠˋ ㄉㄜ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不道得 ”。1.岂肯;难道。 元 王实甫 《破窑记》第四折:“则今日写本申朝,不道的饶了你哩也。” 元 李行道 《灰阑记》楔子:“我去之后,你好生看覷看母亲。若有些好歹,我不道的轻轻饶了你哩!”《金瓶梅词话》第八六回:“你这小孩儿家,空口来説空话,倒还敢奚落老娘,老娘不道的吃伤了哩?”
(2).不至于,不见得。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第一折:“嫂嫂,当初依 关羽 呵,今日不道的有失也。”《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你空手去説亲,只道你去取笑他;我教你把这件物事将去为定,他不道得不肯。”
(3).犹言岂不是。《水浒传》第十六回:“便卖些与我们,打什么不紧?看你不道得捨施了茶汤,便又救了我们热渴。”
基本含义
- 不守道义,行为不正派
详细解释
- 指人的行为不合乎道义,违背了正义和公平原则。常用来形容人品败坏,行为不端正,缺乏道德准则。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违法乱纪、不守规矩、不讲道德的人。
故事起源
- 不道的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文是“不道而行”,意为不守道义而行动。后来演变为现在的成语“不道的”。
成语结构
- 形容词 + 的
例句
- 1. 他的行为真是不道的,居然敢偷窃别人的财物。2. 这个人嘴巴很甜,但是他的行为却是不道的。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不道的”与行为不正派的人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成语,如“不义之财”、“不正之风”等,以扩展对道德准则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做作业时抄袭别人的答案是不道的行为。2. 初中生:别人帮助你的时候要记得感谢,不要做出不道的举动。3. 高中生:在考试中作弊是一种不道的行为,违反了考试的公平性原则。4. 大学生:大学期间要遵守学术道德,不要从网上抄袭论文,这是一种不道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