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守
拼音zhào shǒu
注音ㄓㄠˋ ㄕㄡˇ
繁体
基本解释
监守祭坛的职司。《周礼·春官·典祀》:“掌外祀之兆守,皆有域,掌其禁令。”
基本含义
- 指预示着某种重大事件或变化的迹象或征兆。
详细解释
- 兆守是由“兆”和“守”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兆”指的是预示、征兆,表示某种重大事件或变化即将发生;“守”指的是保持、坚守,表示要保持警觉,不放松对重大事件或变化的观察和应对。
使用场景
- 兆守多用于形容人们对某种重大事件或变化的观察和预判。可以用来描述一些预示着重大变化的迹象或征兆,例如经济形势的变化、天气的变化、政治局势的变化等。
故事起源
- 关于兆守的故事并不明确,但这个成语的意义与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和预判有关。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变化,提前预判可能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变化,以便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成语结构
- 兆守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兆”和“守”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敏锐地察觉到了经济的兆守,提前调整了自己的投资策略。2. 这场暴雨是洪水的兆守,我们应该尽快采取措施防范。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兆守”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预示着重大事件或变化的标志被人守在手中,表示人们保持警觉,不放松对重大事件或变化的观察和应对。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预示、征兆相关的成语,例如“征兆”、“预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昨天晚上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这是暴雨过后的兆守。2. 初中生:我觉得最近老师对我们的态度有些变化,可能是期末考试的兆守。3. 高中生:最近经济形势不太稳定,股市的兆守让很多投资者感到担忧。4. 大学生:政府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这可能是国家发展方向的兆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