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磬
拼音diào qìng
注音ㄉㄧㄠˋ ㄑㄧ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掉罄 ”。急躁厌烦;争论。《礼记·内则》“舅姑若使介妇,毋敢敌耦於冢妇” 汉 郑玄 注:“虽有勤劳,不敢掉磬。” 陆德明 释文:“《隐义》云: 齐 人以相绞訐为掉磬。 崔 云: 北海 人谓相激事为掉磬也。” 孔颖达 疏:“ 庾氏 云: 齐 人谓之差訐。”《新唐书·权万纪传》:“ 万纪 与侍御史 李仁发 既以言得进,颇掉罄自肆,众情懔懔。” 清 龚自珍 《投包慎伯》诗:“ 乾隆 狂客发此议,君復掉罄今公卿。” 郭沫若 《读<随园诗话>札记·脉望与牡丹》:“ 袁枚 因晚年始得子,每以无子自傲。其实正如他所说:‘有子无子何须掉磬?’(掉磬是争论之意。)”
基本含义
- 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或境遇突然变坏或下降。
详细解释
- 掉磬是一个描述人或事物突然变坏或下降的成语。磬是古代一种乐器,用来敲击发声。掉磬这个成语比喻事物突然变坏或人的境遇突然下降,形象地表达了突然间失去声音或优势的情况。
使用场景
- 掉磬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各种突然的变化和下降,比如一个人突然失去了工作,一个项目突然失败,或者一个学生突然考试不及格等等。
故事起源
- 掉磬的故事起源于《晋书·袁宏传》中的一个故事。据说,袁宏是晋朝时期的一位官员,他非常聪明有才华,但是他的品行却不好,常常与不良朋友交往。有一天,袁宏去拜访了一位高官,这位高官非常喜欢袁宏的才华,就请他弹奏磬。袁宏刚开始弹奏时,磬的声音非常动听,但是当他与高官交谈时,他的言辞越来越不雅,磬的声音也越来越差,最后完全没有声音了。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形容人或事物突然变坏或下降的成语“掉磬”。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
例句
- 1. 他原本是公司的明星员工,可是因为一次失误,他的职位掉磬了。2. 这个项目原本很有前途,可是因为资金问题,项目掉磬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掉磬”。可以想象一个人正在弹奏磬,突然磬从他手中掉落,发出了巨大的声响,象征着突然的变坏或下降。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比如“一落千丈”、“融洽一时”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原本是班级里的数学王,可是因为最近没有好好复习,我的数学成绩掉磬了。2. 初中生:我原本是篮球队的主力球员,可是因为受伤,我的篮球水平掉磬了。3. 高中生:我原本是班级的优等生,可是因为最近压力太大,我的学习成绩掉磬了。4. 大学生:我原本是社团的主席,可是因为管理不善,社团的活跃度掉磬了。5. 成年人:我原本是公司的高级职员,可是因为公司的裁员,我的职位掉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