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梢芟在词典中的解释
shāoshān

梢芟

拼音shāo shān

注音ㄕㄠ ㄕㄢ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树枝、芦荻之类的防汛护堤材料。 宋 苏辙 《乞罢修河司札子》:“朝廷为之置修河司,调发民夫,剗刷役兵,差文武官吏收买梢芟,百废并举。”《宋史·河渠志一》:“旧制,岁虞 河 决,有司常以孟秋预调塞治之物,梢芟、薪柴、楗橛、竹石、茭索、竹索凡千餘万,谓之春料……凡伐芦荻谓之芟,伐山木榆柳枝叶谓之梢。”

基本含义

  • 指割断树梢,比喻斩断祸根或解决问题的关键。

详细解释

  • 梢芟是一个四字成语,由“梢”和“芟”组成。梢指树梢,芟指割断。梢芟的基本含义是指割断树梢,比喻斩断祸根或解决问题的关键。用来形容解决问题时应该抓住关键,做到彻底,不留后患。

使用场景

  • 梢芟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解决问题时应该从根本上解决,不能留下后患的情况。例如,在处理犯罪问题时,要找到犯罪的根源,彻底解决问题,不能留下后患。另外,梢芟也可以用于形容解决困扰人的事情时,要找到问题的关键,然后解决掉,不能留下任何后患。

故事起源

  • 梢芟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位名叫梁鸿的人。据传,梁鸿在古代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曾经遭遇过一位邪恶的巫师,巫师在梁鸿的家中种下了一棵邪恶的树,这棵树会不断地长大,并且散发出邪恶的气息。梁鸿为了摆脱这个问题,决定斩断树梢,结果他成功了,树梢被斩断后,树的生长也停止了,邪恶的气息也消失了。从此以后,人们就用梢芟这个成语来形容解决问题的关键。

成语结构

  • 梢芟是一个四字成语,结构为AABB。

例句

  • 1. 他在解决问题时总是能找到关键,做到梢芟。2. 这个团队在解决难题时,总是能够找到关键,做到梢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树木相关的形象来记忆梢芟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大树下,然后用剪刀剪断树梢,表示解决问题的关键。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或者文章来了解更多关于梢芟的用法和意义。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解决问题相关的成语,如“斩草除根”、“化干戈为玉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数学考试中遇到了一个很难的题目,但是我通过努力,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做到了梢芟。2. 初中生:在处理班级的纪律问题时,我们应该找到问题的关键,彻底解决,不能留下后患,要做到梢芟。3. 高中生:在解决社会问题时,我们不能只看表面,要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彻底解决,做到梢芟。4. 大学生:在处理科研项目时,我们要抓住关键,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做到梢芟,才能取得好的研究成果。

拆字解意

梢芟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