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削国在词典中的解释
xuēguó

削国

拼音xuē guó

注音ㄒㄩㄝ ㄍㄨ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谓削弱国家。《韩非子·十过》:“内不量力,外恃诸侯,则削国之患也。”
    (2).弱国。《商君书·开塞》:“治国刑多而赏少,故王者刑九而赏一,削国赏九而刑一。”

基本含义

  • 指削弱国家的实力或削减国家的领土。

详细解释

  • 削国一词源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故事。公元前202年,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大战,最终项羽败北。刘邦为了削弱项羽的国力,采取了“削国”的策略,即通过割据、划分领土等手段,削弱项羽的国家实力,最终成功夺取天下。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削弱敌对国家的实力、削减领土或资源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组织或个人通过各种手段削弱他人的力量或影响力。

故事起源

  • 削国一词的起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项羽与刘邦之争。项羽本纪记载了刘邦如何通过削弱项羽的国力最终夺取天下的故事。

成语结构

  • 削国属于动宾短语,由“削”和“国”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在战争中,我们必须削国的实力,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2. 这位政治家采取了削国的策略,通过经济制裁削弱了对手的国家实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项羽与刘邦之战中的故事,以及削弱国家实力的概念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项羽与刘邦之间的历史背景,了解更多有关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团结一致,不让敌人削国。2. 初中生:历史上有很多战争都是为了削国。3. 高中生:政治家通过经济制裁来削国的策略并不总是有效的。4. 大学生:削国是一种常见的战略手段,但需要慎重使用。

拆字解意

削国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