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枯颅在词典中的解释

枯颅

拼音kū lú

注音ㄎㄨ ㄌ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秃顶,光头。 宋 朱松 《九日送僧归龙山》诗:“枯颅一任君披拂,寄语 龙山 落帽风。” 宋 陆游 《纵笔》诗之二:“摇齿復牢堪决肉,枯颅再茁已胜簪。”
    (2).指骷髅。 苏曼殊 《遯迹记》:“不慧諦观,累累白骨,的的枯颅,与月争光而已。”

基本含义

  • 指思想陈旧、迂腐,缺乏创新和活力。

详细解释

  • 枯颅一词是由“枯”和“颅”两个字组成的,其中,“枯”表示干燥、枯萎,引申为陈旧、迂腐,不具备活力和新意;“颅”表示人的头颅,引申为思想、智慧。因此,“枯颅”指的是思想陈旧、迂腐,缺乏创新和活力的状态。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种思想、观念陈旧、迂腐,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愿意接受新思想、固步自封的人。

故事起源

  • 枯颅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袁绍传》中,记载了袁绍在与曹操作战时,因为思想陈旧、固执己见,导致最终失败。后来,枯颅成为了形容陈旧、迂腐思想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观点一直很枯颅,不愿意接受新思想。2. 这个组织一直被认为是枯颅保守的,不愿意改变。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枯颅”与陈旧的头颅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干瘪的、没有灵气的头颅,用来表示陈旧、迂腐的思想。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思想、创新相关的成语,如“墨守成规”、“守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的故事都很枯颅,没有新奇的内容。2. 初中生:有些老人的观念很枯颅,不愿意接受新的科技。3. 高中生:政府应该鼓励年轻人创新,避免社会陷入枯颅的状态。

拆字解意

枯颅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