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役事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ì

役事

拼音yì shì

注音ㄧˋ ㄕ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劳役之事。《周礼·地官·乡师》:“既役,则受州里之役要,以攷司空之辟,以逆其役事。”
    (2).泛指公家的各种事务。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七》:“贡赋之外,皆役事也。起军旅,兵役也;田,田役也;役,力役也;追胥,守望之役也。”
    (3).泛指事务。 唐 韩愈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 愈 既不获辞,既助其凡役事,退又为铭云。”
    (4).犹办事。《国语·晋语一》:“吾闻事君者,竭力以役事,不闻违命。君立臣从,何贰之有?” 韦昭 注:“役,为也。”

基本含义

  • 役事指服从、依附于人,为他人服务或从事他人交代的工作。

详细解释

  • 役事是由“役”和“事”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役”指服从、依附于人,“事”指工作、任务。役事的含义是指遵从他人的命令,为他人服务或从事他人交代的工作。

使用场景

  • 役事多用于形容人们屈从于他人的命令,为他人服务,缺乏自主权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在工作、学习或家庭中被人操控,没有自由意志的状态。

故事起源

  • 役事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二年》中。当时,晋国国君昭公命令重臣中行偃去杀掉他的儿子以示忠诚,而中行偃则遵从命令,役事于国君,为国君执行了这一残忍的命令。

成语结构

  • Subject + 役事

例句

  • 1. 他役事于老板,整天加班加点,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2. 她役事于家庭,为丈夫和孩子付出了很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役事这个成语:1. 将“役”和“事”两个字分开记忆,役指服从,事指工作。2. 联想成为他人的“事”,就需要役从他人的命令。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役事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役使、役使之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役事于老师,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2. 初中生:学生会成员役事于同学们,组织各种活动和比赛。3. 高中生:学生们在学习上役事于老师,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4. 大学生:大学生应该役事于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5. 成年人:在工作上,我们需要役事于上级领导,完成工作任务。

拆字解意

役事词语造句